2022-05-12 17:20:06 浏览量:344
城市 ? 生活 ? 民生 ? 娱乐
2020年的春运在即
还有半个月
广州即将变成一座“吉”城
而这条街
现在却开始变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这里有超多年货买一德路
年“味”很浓的批发市场
一德路,江湖味道很浓的一条杂货老街。每逢大小节日,街边的商户就会换上相应节日的货物。游走在一德路,一半师奶,一半鬼佬,还有少数慕名石室圣心大教堂而来的年轻人。
这里有全广州最大的年货批发市场,十里以内,都是墨水和浆糊味。这个月开始,广州街坊都会来采购年货。春联、灯笼、门神、利是、浆糊...把幽暗的杂货店映照得通红。
很多人觉得,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小时候的年味,有烟花、有炮仗。炮竹一响,黄金万两。城市禁私放炮竹后,年味只能寄托在贴门神、写挥春里延续追忆。
但是,这些消失的“年味”却阻挡不了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追春”。春节于我们是情怀、是文化传承、是万家灯火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流淌在血液里,任何外来文化都取代不了。
“一年里面生意最好就这个月啦,过年,我哋中国人仲系要利利是是”。年货店老板忙着整理货物,一边对印象君说。
/新年利是封,10元2盒/
近年样式最多的就是利是封,来来回回数十款以鼠年为主体的创意利是,10元2盒,买得多的话会更划算。
/ 对联,均价15元可以买到/
对联很多都是15元就有交易,有毛笔手写的、有烫金的。很多对联句子上贴着纸张,方便我们挑选。
/年味饰品,低至3折/
新年挂饰,最低3折就有。年味,在于仪式感,这些小挂饰,就是我们赋予春节最大的仪式感了吧。
/“福”字,10元可以入手/
大大小小的福字,10元就有,再便宜一点的话,有数量规定批发价起售,但相比其他地方,价格还是很亲民。
一德路的海味一条街
白天熙熙攘攘,夜晚门可罗雀
民国初年时期,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市场10多个,那时的咸鱼、海味、凉果、副食贸易经营已很发达了。日军占领广州期间,日本人也在一德路315号开设了振裕洋行,干起贩卖东洋咸鱼海味的行当。所以广州人也无奈地说一德路“咸鱼”最多。
几经浮沉,一德路终究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副食品、包装品集散地。现在依旧是师奶、老外最爱逛的地方。白天这里人来人往,傍晚街上的店铺都会关门,所以要想挑到便、靓、正的海味,就要白天早点出门。
发菜、蚝豉、虾米、干贝、香菇、木耳....广东人最爱买的食材年货,一德路这条街全部都有。阿妈每年春节煲汤都会放这些材料。发菜寓意发财,我们过年连食物,都讲究好意头。广东人确实什么都吃,但广东人吃什么都讲究。
在早上买海味干货时讲价,一般看铺的老板都不会拒绝,做生意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敏感”,看重上午的生意,觉得大白天如果客人走丢了,接下来的盈利都不会好。
一德路的干货透着诱人的香气。大家在讨价还价的买卖声里,却鲜有人留意到拉运干货的他们。这里有一群人,拖着一部手推车,穿梭在一德路的大街小巷。沉甸甸的货物往肩上一抬,就扛起了整个家的生活开支。
一德路,有人为了寻找新春的仪式感,有人为了生活而忘却什么是仪式感。
03一德路
一面市井,一面网红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80/90后的网红打卡地。正面为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直插云霄,石塔中间东侧是一座大钟楼,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
但现在,很少有人会知道,这里的前身是两广总督衙门。后来清政府战败,把这里交给法国人,在这里举行了教堂的奠基仪式,它参照巴黎圣母院而建,花费了40万法郎,由法国工程师设计。
于有信仰的人而言,教堂却是神圣又不可侵犯的地方。所幸的是,我们仍能欣赏这份神圣的美丽。
斑驳琉璃的五彩玻璃,穿过阳光,变得柔和。仿佛在这看到《圣经》的60个故事,也可以听到杨千嬅的《少女的祈祷》。
一副对联、一包海味、一块彩色玻璃,都传承着无数广东人的记忆,不知道它两边的商铺在不久将来会不会像爱群大厦那样“沉寂”。但我们过节的仪式感,还得靠我们去继续发扬和延续。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去一德路走走。
你们去过一德路买过年货吗?
快来留言区和印象君说说吧!
法律顾问: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
吴悦艺律师13802527884(微信同号)
屈枚芳律师13360595435(微信同号)
印象君贴心TIPS
听说微信又又又改版啦!
为了能及时找到印象君
大家记得给我标上星标哦~
城市 ? 生活 ? 民生 ? 娱乐
2020年的春运在即
还有半个月
广州即将变成一座“吉”城
而这条街
现在却开始变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这里有超多年货买一德路
年“味”很浓的批发市场
一德路,江湖味道很浓的一条杂货老街。每逢大小节日,街边的商户就会换上相应节日的货物。游走在一德路,一半师奶,一半鬼佬,还有少数慕名石室圣心大教堂而来的年轻人。
这里有全广州最大的年货批发市场,十里以内,都是墨水和浆糊味。这个月开始,广州街坊都会来采购年货。春联、灯笼、门神、利是、浆糊...把幽暗的杂货店映照得通红。
很多人觉得,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小时候的年味,有烟花、有炮仗。炮竹一响,黄金万两。城市禁私放炮竹后,年味只能寄托在贴门神、写挥春里延续追忆。
但是,这些消失的“年味”却阻挡不了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追春”。春节于我们是情怀、是文化传承、是万家灯火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流淌在血液里,任何外来文化都取代不了。
“一年里面生意最好就这个月啦,过年,我哋中国人仲系要利利是是”。年货店老板忙着整理货物,一边对印象君说。
/新年利是封,10元2盒/
近年样式最多的就是利是封,来来回回数十款以鼠年为主体的创意利是,10元2盒,买得多的话会更划算。
/ 对联,均价15元可以买到/
对联很多都是15元就有交易,有毛笔手写的、有烫金的。很多对联句子上贴着纸张,方便我们挑选。
/年味饰品,低至3折/
新年挂饰,最低3折就有。年味,在于仪式感,这些小挂饰,就是我们赋予春节最大的仪式感了吧。
/“福”字,10元可以入手/
大大小小的福字,10元就有,再便宜一点的话,有数量规定批发价起售,但相比其他地方,价格还是很亲民。
一德路的海味一条街
白天熙熙攘攘,夜晚门可罗雀
民国初年时期,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市场10多个,那时的咸鱼、海味、凉果、副食贸易经营已很发达了。日军占领广州期间,日本人也在一德路315号开设了振裕洋行,干起贩卖东洋咸鱼海味的行当。所以广州人也无奈地说一德路“咸鱼”最多。
几经浮沉,一德路终究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副食品、包装品集散地。现在依旧是师奶、老外最爱逛的地方。白天这里人来人往,傍晚街上的店铺都会关门,所以要想挑到便、靓、正的海味,就要白天早点出门。
发菜、蚝豉、虾米、干贝、香菇、木耳....广东人最爱买的食材年货,一德路这条街全部都有。阿妈每年春节煲汤都会放这些材料。发菜寓意发财,我们过年连食物,都讲究好意头。广东人确实什么都吃,但广东人吃什么都讲究。
在早上买海味干货时讲价,一般看铺的老板都不会拒绝,做生意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敏感”,看重上午的生意,觉得大白天如果客人走丢了,接下来的盈利都不会好。
一德路的干货透着诱人的香气。大家在讨价还价的买卖声里,却鲜有人留意到拉运干货的他们。这里有一群人,拖着一部手推车,穿梭在一德路的大街小巷。沉甸甸的货物往肩上一抬,就扛起了整个家的生活开支。
一德路,有人为了寻找新春的仪式感,有人为了生活而忘却什么是仪式感。
03一德路
一面市井,一面网红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80/90后的网红打卡地。正面为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直插云霄,石塔中间东侧是一座大钟楼,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
但现在,很少有人会知道,这里的前身是两广总督衙门。后来清政府战败,把这里交给法国人,在这里举行了教堂的奠基仪式,它参照巴黎圣母院而建,花费了40万法郎,由法国工程师设计。
于有信仰的人而言,教堂却是神圣又不可侵犯的地方。所幸的是,我们仍能欣赏这份神圣的美丽。
斑驳琉璃的五彩玻璃,穿过阳光,变得柔和。仿佛在这看到《圣经》的60个故事,也可以听到杨千嬅的《少女的祈祷》。
一副对联、一包海味、一块彩色玻璃,都传承着无数广东人的记忆,不知道它两边的商铺在不久将来会不会像爱群大厦那样“沉寂”。但我们过节的仪式感,还得靠我们去继续发扬和延续。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去一德路走走。
你们去过一德路买过年货吗?
快来留言区和印象君说说吧!
法律顾问: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
吴悦艺律师13802527884(微信同号)
屈枚芳律师13360595435(微信同号)
印象君贴心TIPS
听说微信又又又改版啦!
为了能及时找到印象君
大家记得给我标上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