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货源信息分类网总站
首页资讯主页 批发市场资讯

改革开放看台州丨全国最早的批发市场换新颜,路桥小商品市场,做专做精寻突破

2022-05-12 18:59:03  浏览量:204

改革开放看台州丨全国最早的批发市场换新颜,路桥小商品市场,做专做精寻突破

小布有话说:

四十年弹指一挥,四十年岁月悠悠,四十年风云激荡。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花枝弥满。

台州湾畔,多少人和事,引领时代前行脚步,助推社会沧桑巨变。

这些人,也许身已远;那些事,早已成烟云。但,留下精神从头说,知往鉴今励后人。

“台州发布”推出“改革开放看台州”专栏,陆续编发系列报道,记录曾经的风云人物、标杆事件,立体呈现、精准提炼台州路径、台州精神,为下一个四十年台州发展行稳致远垒筑基石。

今天,编发第四篇《路桥小商品市场:做专做精寻突破》。

自1982年成立以来,路桥小商品市场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作为全国最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今将迎来最具挑战的10年。

电商崛起、全国各路市场冲击、产品质量品牌升级……路桥小商品市场面对的不再是历史带来的优越感,而是如何突围,重振雄风。


“起了个大早

赶了个晚集”的遗憾


作为大型的综合性批发市场,路桥小商品市场的过去无疑是辉煌的:

建于1982年

是全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

起步早于义乌小商品市场

是整个浙江小商品商场的发源地……

然而,“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或许正是这个市场这些年发展的注脚。

网购的冲击以及交通不便、土地紧张等多重因素之下,路桥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

40年前的露天市场(林新福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州,要问哪里有最时髦的首饰、最潮的服饰,地道的台州人一定会告诉你,“去路桥小商品市场”。每逢周末或是赶集的日子,周边地区的姑娘小伙子们,便会呼朋引伴地向路桥小商品市场涌去,整个市场常被挤得满满当当。

在这里,你能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大到毛皮布料、服饰鞋包,小到珠宝钟表、玩具百货,琳琅满目。时至今日,路桥小商品市场在台州老一辈的心中仍具备着一种名为“时尚”的魔力。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应运而生的路桥小商品市场,一度成为全国优秀市场的示范典型。但是现在,说起浙江省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人人都只知道义乌小商品市场,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光环渐渐暗淡。说到这里,现任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董事长的林新福,心中也有很多遗憾。

多次改造

全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跃然于眼前

全国各地兴建市场、电商不断蚕食……2008年以后,竞争对手不单单是同行、网商,还有自己。”林新福说,随着城市的开发以及市场拓张,市场周边的环境日益拥堵,停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迫使市场进行扩建改造。

2009年底,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以710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路桥文昌路以南、市场街以西30亩土地的建设使用权。

这标志着建于1982年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这也是路桥小商品市场自建设以来的第四次重大改造。

这次改造是迄今为止,该市场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工程,分三期进行,总投资11亿元。

改扩建后,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市场主体建筑地面以上5层,地下2层,共有455个机动车位和2270个非机动车位。  

清晰的功能分布、宽敞明净的视野、充裕的停车位……如今,分散在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集中到市场内开始经营,路桥小商品市场也终于撕去了多年“脏乱差”的标签,展现出新时代一流市场的面貌。

不论是规模、设施还是市场管理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个崭新的集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跃然于眼前。

展现市场的专业性

重振“买全国卖全国”的雄风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商品流通主要还是依赖于供销社,长期处于物质需求极度饥渴状态下的人们对商品大规模自由流通的市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起步最早、积累最丰厚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此时腾飞了。那时,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客商到此贩货,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商贸心脏。

现在形势不同了。在各地市场的挤压下,市场不再是‘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很多产品只能‘买台州卖台州’。”林新福认为,过去的十年,他们将市场硬件置办好了,未来十年更具挑战,是要努力让市场再现“买全国卖全国”的雄风。

“一开始,路桥小商品市场经营项目很杂。现在我们要从做专做精上下手。”林新福告诉记者,市场成立之初,产品越全越有人气,“而如今,顾客更多是认可产品的专业化、品牌化。”

自1982年开业以来,路桥小商品市场经过3次搬迁,6次变革,却并没有像其他小商品市场一样往“全”发展,这个老而弥坚的市场反而在发展的时候,愈发地缩小经营品类。

?老市场主营鞋类、床上用品、布类

?新市场则负责箱包、小家电、工艺品等销售

新旧市场分门别类,分区经营,路桥小商品市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专”。

林新福认为,小商品一类的产品发展有阶段性,所以市场方面会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扶持和培育有潜力的品类以“做专”“做精”。

如今,鞋类产品已成为该市场的“拳头”产业,占了整体份额的30%,“原本和服装类混合经营,商户只有零散几十户,现在商户有700余户。”

“做专”不仅是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更要在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

据了解,在目前网购对实体店冲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未来,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还考虑成立电商培训中心,对市场内的数千个商户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借以拓展市场。


编辑:一舟

校对:逗丁剑风   

审核:旭敏

来源:台州新闻APP

小布有话说:

四十年弹指一挥,四十年岁月悠悠,四十年风云激荡。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花枝弥满。

台州湾畔,多少人和事,引领时代前行脚步,助推社会沧桑巨变。

这些人,也许身已远;那些事,早已成烟云。但,留下精神从头说,知往鉴今励后人。

“台州发布”推出“改革开放看台州”专栏,陆续编发系列报道,记录曾经的风云人物、标杆事件,立体呈现、精准提炼台州路径、台州精神,为下一个四十年台州发展行稳致远垒筑基石。

今天,编发第四篇《路桥小商品市场:做专做精寻突破》。

自1982年成立以来,路桥小商品市场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作为全国最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今将迎来最具挑战的10年。

电商崛起、全国各路市场冲击、产品质量品牌升级……路桥小商品市场面对的不再是历史带来的优越感,而是如何突围,重振雄风。


“起了个大早

赶了个晚集”的遗憾


作为大型的综合性批发市场,路桥小商品市场的过去无疑是辉煌的:

建于1982年

是全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

起步早于义乌小商品市场

是整个浙江小商品商场的发源地……

然而,“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或许正是这个市场这些年发展的注脚。

网购的冲击以及交通不便、土地紧张等多重因素之下,路桥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

40年前的露天市场(林新福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州,要问哪里有最时髦的首饰、最潮的服饰,地道的台州人一定会告诉你,“去路桥小商品市场”。每逢周末或是赶集的日子,周边地区的姑娘小伙子们,便会呼朋引伴地向路桥小商品市场涌去,整个市场常被挤得满满当当。

在这里,你能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大到毛皮布料、服饰鞋包,小到珠宝钟表、玩具百货,琳琅满目。时至今日,路桥小商品市场在台州老一辈的心中仍具备着一种名为“时尚”的魔力。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应运而生的路桥小商品市场,一度成为全国优秀市场的示范典型。但是现在,说起浙江省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人人都只知道义乌小商品市场,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光环渐渐暗淡。说到这里,现任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董事长的林新福,心中也有很多遗憾。

多次改造

全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跃然于眼前

全国各地兴建市场、电商不断蚕食……2008年以后,竞争对手不单单是同行、网商,还有自己。”林新福说,随着城市的开发以及市场拓张,市场周边的环境日益拥堵,停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迫使市场进行扩建改造。

2009年底,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以710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路桥文昌路以南、市场街以西30亩土地的建设使用权。

这标志着建于1982年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这也是路桥小商品市场自建设以来的第四次重大改造。

这次改造是迄今为止,该市场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工程,分三期进行,总投资11亿元。

改扩建后,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市场主体建筑地面以上5层,地下2层,共有455个机动车位和2270个非机动车位。  

清晰的功能分布、宽敞明净的视野、充裕的停车位……如今,分散在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集中到市场内开始经营,路桥小商品市场也终于撕去了多年“脏乱差”的标签,展现出新时代一流市场的面貌。

不论是规模、设施还是市场管理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个崭新的集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跃然于眼前。

展现市场的专业性

重振“买全国卖全国”的雄风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商品流通主要还是依赖于供销社,长期处于物质需求极度饥渴状态下的人们对商品大规模自由流通的市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起步最早、积累最丰厚的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此时腾飞了。那时,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客商到此贩货,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商贸心脏。

现在形势不同了。在各地市场的挤压下,市场不再是‘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很多产品只能‘买台州卖台州’。”林新福认为,过去的十年,他们将市场硬件置办好了,未来十年更具挑战,是要努力让市场再现“买全国卖全国”的雄风。

“一开始,路桥小商品市场经营项目很杂。现在我们要从做专做精上下手。”林新福告诉记者,市场成立之初,产品越全越有人气,“而如今,顾客更多是认可产品的专业化、品牌化。”

自1982年开业以来,路桥小商品市场经过3次搬迁,6次变革,却并没有像其他小商品市场一样往“全”发展,这个老而弥坚的市场反而在发展的时候,愈发地缩小经营品类。

?老市场主营鞋类、床上用品、布类

?新市场则负责箱包、小家电、工艺品等销售

新旧市场分门别类,分区经营,路桥小商品市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专”。

林新福认为,小商品一类的产品发展有阶段性,所以市场方面会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扶持和培育有潜力的品类以“做专”“做精”。

如今,鞋类产品已成为该市场的“拳头”产业,占了整体份额的30%,“原本和服装类混合经营,商户只有零散几十户,现在商户有700余户。”

“做专”不仅是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更要在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

据了解,在目前网购对实体店冲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未来,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还考虑成立电商培训中心,对市场内的数千个商户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借以拓展市场。


编辑:一舟

校对:逗丁剑风   

审核:旭敏

来源:台州新闻APP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是一个免费货源信息发布平台,全部信息为用户上传,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服务,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如果需要和商家交易务必要货到付款,或淘宝、闲鱼担保交易,一切法律责任本站不承担!